2006年年初的一天晚上,沈浩波在瀏覽天涯論壇時,無意中看到一個講歷史的帖子,作者署名“當年明月”,文章內容與明朝有關。看了不到一千字,沈浩波開始激動起來,“因為它對歷史的傳播找到了一條新路,而且表達方式非常新銳,這種講述以前從未見過。”
沈浩波開始瘋狂地聯繫“當年明月”,他連夜發動親朋好友幫自己尋找“當年明月”的聯繫方式。“找到聯繫方式的第二天,我馬上就去廣東,找作者當面聊。”
沈浩波的舉動讓“當年明月”既詫異又感動,兩人見面後聊了整整一下午,頗有相見恨晚之感。現在,沈浩波很少親自去找稿子,但拜見作者的習慣,他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他說:“我覺得這是對作者價值的尊重。”
平台: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我們只有立足於價值本身,才有可能獲得最大的成功,此外要有包裝和營銷能力。最可悲的事情是,你已經掌握到好的內容,但是你把好的內容做死了。”沈浩波說。
那麼,“當年明月”是如何做活的呢?
“首先找到欣賞他的人和平台,因為《明朝那些事兒》剛出來,我們要想辦法增加這本書的權威性,當時明史專家毛佩琪很火,我們就請他寫序,對症下藥自然事半功倍。”
接下來,沈浩波開始為《明朝那些事兒》找推廣平台。
2006年,博客是年度關鍵詞,沈浩波開始和博客方面進行溝通。“我告訴他們,《明朝那些事兒》的價值在哪裡,分析為什麼它會火,它會帶來什麼——不光是訪問量,還帶來那麼多關注歷史的人。”一番苦口婆心,一顆赤誠之心,再加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博客最後為此連做了三個專題,每期推頭條,每次我們都要給它找不同的角度,一起策劃一起來做。”沒用多久,“當年明月”成了博客的紅人,截至2010年11月12日,“當年明月”博客的點擊率,已經突破2億2千萬。
在沈浩波看來,當《明朝那些事兒》在網絡上成為巨大的熱點後,剩下的事情就顯得簡單多了。“這個時候再往平面媒體上推薦,平面媒體就容易接受了,報道多了,自然會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