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絕學”不能絕 這是我們的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1 12:01:16  


  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光明日報》報道,日前,引起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的“100個最具中華文化意義的漢字”評選結果揭曉,“和”字被評選為“最中國”的漢字。而你知道嗎,“和”字正是從甲骨文中找到最初蹤跡的。作為參與評選的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甲骨文專家王宇信對記者說:“你看,我們現在的生活就這樣和絕學發生著聯繫。”

  認識絕學:它們是文化的基因

  絕學,代表著一個民族、一個時期的歷史、社會和文化。這個論斷是由西夏文字專家史金波提出的,對此,甲骨文研究學者王宇信評價說:此言得之。他以甲骨文為例,說明絕學的文化功績無法磨滅。他說:“世界三大文字只有甲骨文流傳至今,與殷商同時期的古埃及新王國以及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流傳下來的文字資料都不如我們豐富。我們現有的15萬片甲骨文,惟妙惟肖地刻畫、演示著我們先人的生活狀態。這些文字告訴我們的文化血脈源頭何在,我們是從哪里而來。”

  北京大學南亞學系副主任薩爾吉告訴記者,目前梵文課已經成了北大本科生的公選課,課堂經常爆滿,學生來自哲學系、中文系、歷史系甚至國際關係學院。這些學生並非是為好奇而來,而是因為梵文是他們專業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識。梵文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地一度盛行,對他們的文化影響至深,我們要和他們進行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必須了解他們的文化,而這就無法繞開梵語。

  “中國傳統文化是儒釋道三家互融互補的文化。對於佛教的研究必須依仗梵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了解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軌跡,厘清中國人是如何吸收外來文化的,更進一層,才能了解我們現在的文化基因是什麼。”薩爾吉補充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