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臨逝世(1936年10月)“答救亡情報訪員”時,更堅決地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理由是:“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決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
那時,日寇早已占領了我國東北並已進入了華北,救亡運動正在全國風起雲湧,可是他竟為“救亡”開出這一令國人“聰明起來”、“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的藥方,這實在令人費解。幸而他是人而不是神,這一預言並不準確。如今,在他已去世七十多年的今天,方塊漢字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由於成功地輸入計算機而增添了生命力;中國也並沒有因為漢字的繼續存在而滅亡。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說得好:“漢字是形、聲、義相統一的象形文字。它不僅是符號,而且還是藝術,是科學,是文化。科學研究表明,這種文字及以其構成的語言,既能開拓人的左半腦,又能開拓人的右半腦,啟迪右腦的原創性功能。”(見《國魂凝處是詩魂》)漢字何等值得珍惜!遺憾的是,我雖然是漢族的子民,但對漢字卻認識得不多,理解得膚淺,運用得不精,書寫得不好,因而常感羞愧,可是我始終熱愛它。
(注)郭沫若在《魯迅詩稿》(影印本)序中說,魯迅的書法“遠逾唐宋,直攀魏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