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亡國恨催生元雜劇
元代紀君祥以《史記》為藍本,創作雜劇《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元雜劇的改寫使這個故事更富戲劇性,其中兩個細節是以往所沒有的,一個是將《史記》中的“他人嬰兒”改寫為程嬰的親生兒子,再一個是寫屠岸賈命程嬰拷打公孫杵臼,它所得到的效果,就是突出了公孫杵臼在肉體上受到的摧殘,以及程嬰在精神上受到的煎熬,從而更加強烈地表現出程嬰的高貴品質,以及公孫杵臼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此外,元雜劇還增加了程嬰帶趙武投奔屠岸賈門下、讓趙武認屠岸賈為幹爹等更加戲劇性的情節。在元雜劇中,“搜孤”、“救孤”情節為重中之重,原因就在於,這部分不僅戲劇衝突激烈,人物也更有崇高感。王國維在《宋元戲劇考》中稱:“(《趙氏孤兒》)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為什麼《史記》關於“趙氏孤兒”的記載,獨獨到了宋元間,匯成悲劇的洪流?原因是宋朝漢人在軍事上極度弱勢,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欺壓,直致淪陷亡國。國恨家仇,漢人又處於被壓迫的位置,憤怨之氣聚集,報仇複國的血誓,借民間戲文的樣式存身。“趙氏孤兒”這個故事恰好成為漢人民族情緒的絕好載體。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為實現正義或慷慨赴死或忍辱負重,呈現酣暢淋漓的民族血性。
伏爾泰把“復仇”改為“文明衝突”
元雜劇《趙氏孤兒》具有世界聲譽,起始於1755年,法國文豪伏爾泰將其改編成《中國孤兒》,在巴黎法蘭西劇院公演,演出多達190多場,盛況空前。隨後,英國諧劇作家默非又根據伏爾泰及馬約瑟的本子,重新改編《中國孤兒》,在倫敦演出,引起極大震動。《趙氏孤兒》也是傳入歐洲的第一部中國戲劇,其播傳世界有賴於伏爾泰的改編。
伏爾泰並不懂中文,其改編劇本依賴的是法國傳教士馬約瑟的法文譯本。馬約瑟於1731年在廣州把《趙氏孤兒》譯成法文,取名為《中國悲劇趙氏孤兒》,1734年巴黎《法蘭西時報》刊發,在歐洲引起巨大反響。故事深深打動了伏爾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