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杆澡友”每天一泡
澡友們需要這麼一個地方來發洩。雙興堂,寄托著他們的情感。雙興堂就在南苑機場北門旁,維持著百年前的格局,兩側是24個躺箱,中式天窗。牆上掛著曾以此背景拍攝的電影《洗澡》劇照。
每天吃過午飯,70歲的馬奉山便提著水杯,坐上公交車,從東高地趕過來。8元錢換來一條毛巾、一塊香皂。老馬曾是廠長,不缺錢,家里有浴缸、有淋浴,但就是喜歡澡堂。他已經熟悉了澡堂鍋爐熱水味兒,閉著眼也能摸到躺箱。泡澡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項日常項目,就如同喝茶人愛茶,遛鳥人愛鳥。為了能天天泡澡,原住崇文的老張、原住房山的老譚等澡友,甚至都搬到了南苑來。和其他澡友差不多,老馬每次泡20分鐘,便要回到躺箱上。
在越來越注意衛生、節省空間的現代洗浴中心,躺箱是北京老澡堂區別於其他浴池的標誌性物件。雖然就是幾塊木板搭接而成,但澡友們就是衝著這幾塊木板而來。澡友們最要緊的項目都要在這上面進行,拔火罐,刮痧,品茶,下象棋,侃大山。
澡堂添“副業”澡友理解
但雙興堂也並不是曾經的雙興堂。在老板熊志忠的建設下,這里已經成為集卡拉OK、按摩、養生、住宿、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南苑賓館,雙興堂只是走進大門後的其中一個門。每天晚上走進賓館同一扇大門的,除了洗澡的老人,還有來玩的年輕人。與澡堂一牆之隔,便是燈紅酒綠的卡拉OK包房。有些澡友們不太適應。質疑者認為,雙興堂正是依靠老澡堂的名譽,才贏得政府和社會輿論的支持。如今的雙興堂是“老字號協會會員”,還曾獲得政府數萬元的資金,支援澡堂鍋爐改造。
可老板熊志忠告訴記者:“靠澡堂,是要虧本的。”這個東北漢子,從2003年接手雙興堂後,積極宣傳老字號,也陸續附加了其他商業。澡堂一天接待200人,5元的門票曾持續4年,“一天收入1000元。”熊志忠說,“而澡堂的人工費、房租、水電費加在一起,根本不夠。”
老張和老譚們,都沒有去過樓上的按摩室,也沒有進過旁邊的KTV,但在他們眼里,熊老板是個大好人,“這叫劫富濟貧。”澡友們理解熊老板的心態,“現在水多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