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認為這些技術引發了文藝復興?
孟席斯:對,我們可以看到,意大利人也吃大米,大米就是鄭和船隊帶來的,中國的精耕農業和水利技術,讓意大利成了歐洲當時最富裕的國家。
記者:為什麼鄭和船隊要去意大利呢?
孟席斯:中國人遠航不是從鄭和開始的,宋代、元代就開始了,他們給鄭和留下了航海圖,中國和意大利因馬可.波羅而建立了聯繫,鄭和是去通知他們,中國的老板已經換了。鄭和的船隊總共去了3次。據我研究,以往關於鄭和船隊的船只數量大大被低估了,實際上不少於300艘,這麼多船必須走不同的航線,有新的發現,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制度決定未來
記者:您的這些觀點,恐怕更無法得到學者的認同。
孟席斯:因為他們只是基於一個國家的資料,而在我的網站上,世界各地的人都在提供資料,比如在前南斯拉夫,很多人姓中國姓,還有人姓鄭,當地人說中國船隊來過這裡,在以色列,有同樣的傳說,這說明什麼?
記者:如果說這些中國技術引發了歐洲文藝復興,為什麼在中國本土,卻沒有產生同樣的效果呢?
孟席斯:首先,歐洲分為很多國家,它們相互競爭,你有新技術,別人就會派間諜來學習,中國則是統一的,這些技術雖然也在進步,但沒有歐洲那麼快。第二,當時中國只有一個老板,他說禁海,就只能關上門,誰也沒辦法。
記者:您的意思是說,制度比技術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