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是位極具藝術鑒賞力的專家,你一眼就看出了這部戲的拙劣,但你想到戲劇的不景氣,想到作者寫一部戲的艱辛,想到劇團上一部戲的不易,想到人家送給你的土特產品,於是一瓢冷水舉到半空終究不忍潑將下去,改而說一些空話、套話,有時甚至還昧著藝術良心對其讚賞有加。
如此“心太軟”的不獨這些人,還有各級媒體,還有大小記者,得過紅包就睜著眼睛說瞎話,什麼“創新”,什麼“突破”,什麼“震撼”,反正是溢美之辭越多越吸引眼球,於是一部平庸之作就這樣登堂入室,名滿天下。然而,與我們這些“心太軟”者相對應的是,觀眾的心卻是越來越硬了。你寫歸寫,演歸演,評歸評,吹歸吹,反正我就是不看,看你能奈我何!據說某部堪稱精品的劇目,首場演出售出的門票只有十幾張。
事實上,真正優秀的劇目,觀眾還是要看的,當年魏明倫的川劇《變臉》,場場爆滿,這是我自己所親歷過的。問題是很多戲未看之前真假難辨,好壞不分,觀眾早對“狼來了”的呼喊無動於衷了。
現在調演也好,比賽也好,各地都注重對劇目的包裝,一個戲搞下來,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據說還有上千萬的。倘若那些平庸之作也作如此包裝,真不知這“所有問題”都由誰來“扛”,又是誰在“獨自流淚到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