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的觀點暴露出選秀近幾年的致命傷:模式單一、製作粗暴、黑幕眾多、炒作太過……每一條都足以成為觀眾“嫌棄”的理由,綜合起來,就是一檔選歌手的節目,最注重的不再是唱功,而是收視和話題,浮躁之氣盡顯。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苗棣談到這個就搖頭:“我曾經被某些選秀節目請去做策劃,去了一看,這麼大的新項目,什麼問題都沒想明白,就要上馬,做出來的質量,能看嗎?”
浮躁的不僅是活動主辦方,選手參賽功利化,這也是選秀節目被詬病的一大原因。劉家儀(化名),北京演藝專修學院流行演唱專業大二學生,目前正在全力備戰“快女”。但她並不算白紙一張的“素人”:參演多部電影,出演舞台劇,拍攝世博會宣傳片,21歲的她甚至已經簽約了演藝公司,發過一張個人單曲。她還參加過去年的“花兒”,並進入了廣州唱區50強。
這種情況在家儀的同學中不算新鮮事兒,大家把選秀當做功課或者考試一樣一次次認真準備,“有參加‘快女’的,‘花兒’的,還有金鐘獎,最近校園里談的都是這個,氣氛挺緊張的”。她覺得這沒什麼,“選秀不也是鍛煉新人的舞台嗎?這些都是我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而已。”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出名而唱歌,而不是為了唱歌而唱歌。”網友“謝謝晨晨”感慨。究竟是心懷音樂夢想,還是想一夜爆紅做明星,這些年輕人為何而來其實並不重要,事實是,他們開始清楚地意識到,選秀可以上升為進入娛樂圈的一條捷徑。
而在呆呆的同學中,絕大多數人都和她一樣,這群當初為選秀節目痴迷的孩子自認已經長大,更理智,也更清醒,“再看那種東西太丟人了”——選秀在他們的嘴里逐漸演變為一個帶有嘲諷意味的貶義詞。對於被生活所累的成年觀眾,需要傾注狂熱的選秀節目更從來不是一個主流選項,有調查顯示,選秀節目的觀眾年齡主要集中在13到22歲之間,其中又以16到18歲的觀眾集中度最高,女性、學生的標簽也大大超過其它關鍵詞,換句話說,“低齡化”和“少女化”決定了選秀節目的主流觀眾並不會是電視的主流收視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