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節奏明快、歌聲嘹亮的勞動號子傳來,記者穿過一個狹窄、低矮的樓梯,隨歌聲來到建築二層。原來,一間50多平方米的屋內,四五十個藏族青年男女正唱著勞動號子在“打阿嘎”。
“打阿嘎”相當於漢族的打夯,只是他們的工具有些不同,每把小夯一斤多重,上面是PVC管,下面是一塊花崗岩石頭,而“阿嘎土”則是一種本地產的風化石,含鈣量高達80%,特點是越打越有黏性。作為建築維修工程的執行者,建築隊隊長孟慶瑞被告知要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他告訴記者,現在進行的“打嘎土”完全按照傳統的方法:把風化石加工成直徑0.5~4公分大、中、小不等的顆粒,按照2∶3∶2的比例混合,每平方米大約鋪150公斤的石頭,在屋裡地面上鋪10公分厚,然後經過45人到50人,連續“打阿嘎”五、六天,就會得到一個平整、密實的地面。說到這裡,旁邊的藏族工匠著急地用藏語加手勢又補充了幾句。孟慶瑞翻譯說,“對,最後還要由工人用石頭手工打磨。您看這些已經完工的地面,上面留下一些自然形成的花紋,就是手工打磨的結果。”
在堅持傳統工藝的同時,現代木材防腐處理技術、改性“阿嘎土”等傳統和現代結合的工藝,也在古建築維修中得到使用。尼瑪次仁特意叮囑孟慶瑞,換好的門窗防蟲防腐噴塗一定要做好,“從根源上杜絕蟲害”。底層建築的屋頂,正在做柔性防水層,之後上面將再鋪設“阿嘎土”。尼瑪次仁說,這就是改性“阿嘎土”,改善了抗水防滲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