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難辨,村莊上空的幾朵文化之雲
南長灘村有700多口人,百餘戶人家,其中有一門姓拓的,當地人稱呼為“ta”。前幾年,一位西夏學者來到這裡,看到這個姓氏後,將其和建立西夏王朝的主體民族黨項羌中的“拓跋氏”聯繫在了一起,指出姓這個姓的村民是西夏滅亡後,逃到這裡的皇室後裔。為了迎合這個觀點,“來自上面的一些意見”讓這些人見了外面的遊客就說自己姓“拓”,是皇室後裔。而游人走後,村民自己稱呼時仍習慣於稱“ta”。在村民老孟家的小賣部買東西時,他稱呼自己的兒媳拓守月時的叫法,以及我們在村里走訪不少姓拓的村民時,得到了印證。
黃巢起義時,黨項羌中的部落首領拓跋思恭出兵協助唐朝,拓跋思恭因此被唐朝重用,並賜李姓,從此,拓跋這個古老的姓氏逐漸掩隱進歷史深處。到了公元1038年秋天,拓跋思恭的後人李元昊宣布在今銀川登基成立大白高國——後來歷史上的西夏王朝,則連李姓也徹底放棄,宣稱自己的姓氏為嵬名,後來的大白高國的帝王,逐漸恢復了李姓。也就是說,拓跋姓氏在大白高國時期就已經逐漸消失了。就此,寧夏考古所原所長、著名文物專家鐘侃告訴記者:“我也去過那裡,沒有任何一個拓姓人家能拿出來足以證明自己是西夏拓跋後裔的證據:家譜、遺物、文物甚至DNA鑒定的結果。我認為拓姓是西夏後裔的說法站不住腳!”隨後記者調查發現,中衛市、南長灘往東沿河的幾個村子、南長灘對面的翠柳溝都有拓姓人家。
我們離開南長灘,逆著黃河而行,來到新渡口東邊一處有明顯土夯的地方,村民陳建中告訴我,按原寧夏博物館館長、中衛本土學者周興華的說法,這是秦代的長城。周興華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到在南長灘以西的幾處山上發現了秦長城。記者在後來兩天的徒步考察黃河過程中,穿越過黑山峽,見到了那些遺址。為此,專家鐘侃也給予否定,他指出:“按照國家文物局的指示,寧夏組織專門人員進行了境內長城考察,中衛黃河南岸根本就沒發現明代以前的長城,附近也未發現相關的文物。”也有專家撰文指出,南長灘村西的軍堡是漢代的。不僅如此,我們在黑山峽穀中又發現了類似軍堡的幾處遺址,結合這裡的地理形勢和軍事位勢,只能說它們是明代時期為了防止蒙古殘餘勢力乘冬季黃河結冰過河而建的。鐘侃一針見血地說:“漢代的疆域已經擴到了居延一代,南長灘根本就不是國界前沿,用得著在這裡修築長城或軍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