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北京時間24日晚,中國西湖在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西湖進入“世遺時代”,慕名而至的遊客可能更多,如何承載客流壓力,西湖會不會“限客”,成為當下人們關注的熱點。
當世界遺產遭遇客流壓力
提交世遺大會的《世界遺產大會關於西湖的決議草案及OUV聲明》中指出:西湖景區雖生機勃勃但也脆弱不堪。它能容納的遊客的數量相對來說較為可觀,但如若超過平衡點,遊客的需求和其對景觀的影響可能會對景觀遺產的真實性、參觀質量和景區吸引力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在遺產整體管理過程中,對遊客的管理尤為重要。
西湖申遺前夕,杭州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條例(草案)》。《條例》中提到,為保護西湖環境,下一步將考慮控制景區游人數量和車輛。這意味著西湖“限客”再次提上議事日程。也有人就此提出質疑,免費西湖的根本是“還湖於民”,“限客”是否與之相悖?
免費,一直是杭州西湖景區的主打牌。2002年,西湖實施綜合保護工程後,西湖風景區相繼取消了60多個景點的門票,免費西湖也從此成為中國5A級旅遊景區中“風景資源回歸大眾”的典範。
然而,正是由於國內免費景區的稀缺,每逢大小長假,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讓整個西湖風景區不堪重負,最高曾創下一天遊客量200萬人次的紀錄。
儘管近兩年,杭州市採取自駕車換乘、單雙號限行等措施,但每逢節假日,西湖一帶的交通就會陷入癱瘓。根據杭州市旅遊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西湖景區的年客流量已直逼每年3000萬人次左右最佳客流容納量,對景區造成巨大壓力。
“西湖申遺成功,可以算一個階段,那麼另起一段,就要對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範圍內的流動人員、交通容量進行總量控制。”西湖申遺的規劃人、中國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一語道破西湖“限客”的緊迫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