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人的巨大失落
華東師範大學校園裡,書店還是那家書店,只是走進去,王曉秋有一種“人是物非”的蒼涼感。王曉秋是陳天順的同班同學,兩人是大學時代最鐵的哥們兒。那時,碰上周末閑暇,兩人經常從校園裡逛到學校外,把淘書作為最大的樂趣。王曉秋對書的喜好,從高中時代就開始了。由於家住得離華東師範大學不遠,王曉秋中學時代起,就是師大校園書店的常客。但大學畢業後,王曉秋逛書店的時間漸漸少了。
這個夏天,王曉秋正巧去中山北路,便循著曾經的路線再次來到麗娃河邊,打算逛逛那些個書店。大操場對面一個叫作“上海科海圖書”的小書店如今還在,但當王曉秋走進店裡,一種“人是物非”的蒼涼感撲面而來。
王曉秋還是個學生時,這個不算大的店鋪裡多的是各類學術著作,當然不像“鹿鳴”那般刻意保持曲高和寡的品格,但這裡也陳列著諸如村上春樹等作家的作品。眼下,老板娘仍是原來那個,但這些書籍也已消失了。
整個店鋪被分成兩片,左手邊陳列的圖書紛繁複雜,暢銷書、流行書一應俱全。占最大空間的是司法考試、英語考試輔導書,還有經營管理類書籍。右手邊擺滿了音像製品和光盤、熱播的美劇碟片、色彩艶麗的雜誌讀物等。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不以多種方式經營,肯定入不敷出了。”老板娘告訴王曉秋,每個月的租金是4000元,再加上電費等開銷,固定成本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你看這一個上午下來,真正買書的就兩、三個學生,買的也是教學輔導書,其他大多是來買雜誌和碟片的同學,還有買小飾品和草帽的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