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災區不可能總是沉浸在感動和淚水中,當然要逐漸過渡到常態化的生活中去。但是,這種常態化的生活必須要有一個底線,即要尊重民眾的地震記憶
一張“北川地震遺址售票亭”的照片正在微博熱傳,天災遺留的“傷痕”能否變身景點,能否收取門票費,引發網友激烈爭辯。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進入紀念館的確要收費,包括從接待點到北川老縣城的車費、維護費等,單人30元/次。由於不買乘車票不能進入紀念館,工作人員也承認,這就相當於“門票”。(《新快報》10月25日)
地震遺址變身收費景點,全國人民的愛心換來冰冷的門票,眼下,圍繞北川地震遺址收“門票”事件,網上議論紛紛,網友幾乎一邊倒地質疑收費既不合理、更不合情。而北川的回應更是左支右絀、言不及義。一會兒說這筆費用是車費、維護費;一會兒又說這費用實際上就相當於“門票”,窘迫之態,一覽無餘。那麼,公眾到底為何眾口一詞質疑地震遺址的收費呢?
北川地震遺址收費確實傷害了民眾的感情。地震的記憶剛剛過去,愛心的撫慰還沒有完全淡漠,而當初承載了全國人民凝重目光的地震遺址就開始出售門票,這樣的經營行為確實讓民眾感到很受傷。正如率先發帖披露此事的網友“王小三”所說,廢墟“真的被用來牟利了”!毫不客氣地說,這樣的牟利行為,完全無視遺址的精神價值,是對民眾感情的戲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