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話:文化是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凡是人類創造的一切都可以叫文化。動物不會創造文化。舉例說來,吃什麼,這不是文化,動物每天都要吃東西,但它不能成為文化。但這東西怎麼吃,是煮著吃,還是炒著吃?怎麼做出色、香、味來?怎樣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子?就成了文化了,這只有人才能做到。
為了研究和叙述方便,我們可以把文化分成三大塊: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人類必須依賴於物質才能生存下去,例如屋舍、衣服、工具、器皿等。人們在製作這些物質的時候,會把自己的技術、知識、審美情趣等融進去,使之成為一種物化了的文化。人是萬物靈長,人有精神家園,不論豐衣足食還是缺衣少食,都會不斷地思考:人是從哪裡來的?人活著的價值何在?社會要向何處去?月亮上有人嗎?等等。大家在思考的同時還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了精神文化,或者叫思想文化。人類是社會性的群體,每個人都分屬於不同的社會組織,這就需要制度來管理,於是就有了制度文化。
第二句話:文化是民族內部彼此認同的核心。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地理環境中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我們到昆明街頭,可以輕而易舉地辨別出這是苗族,那是傣族,這是傈僳族,那是布依族。為什麼?他們的文化不同啊!怎麼個不同?他們的語言、服飾、居住和飲食形態都不同,過的節也不同。所以說,文化是民族內部彼此認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區別於彼民族的根本標誌。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
既然文化是民族內部彼此認同的核心,那麼,我們就不難理解這樣一個道理:民族文化越強,則民族凝聚力越強,民族文化越弱,則民族凝聚力越弱,成為一盤散沙。民族文化存則民族在,民族文化亡則民族亡。或許有人會說,你這是聳人聽聞,下面我講一個例子,大家聽了之後就會明白。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在無錫讀中學,當時中蘇友好,俄語與英語並重,我被分在俄文班。第一堂課,老師在黑板上用俄文寫中國這個詞“Китай”,然後領著大家讀。隔壁班上英文的中國讀音是China,意思是瓷器,中國的瓷器做得太好了,歐洲的貴族家庭都渴望在餐廳里擺上一套,以至於把中國叫做“瓷器之國”。那麼,俄文中國“Китай”是什麼意思呢?當時沒人能回答我,我很郁悶,一二十年始終不得其解。後來,我進了大學,讀的書多了,才知道“Китай”是“契丹”的音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