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本山退出龍年春晚 |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19日下午,央視春晚官方微博自爆“趙本山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於趙本山的小品,觀眾雖然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本山大叔是不少人支撐到零點不換台的原因之一。今年已無趙本山,六成網友在網絡調查中稱“不會看央視春晚了,沒了趙本山少了很多期待。”(1月20日《西安晚報》)
其實,即使本山大叔沒有“臨陣退出”,春晚的收視人群也會萎縮。對於春晚來說,這或許是一個無奈,但是對於文化消費來說,這是一個必然——當人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元時,期待著人們還在除夕那天圍著一台晚會過春節,已經不太現實。所以,春晚節目組不必因為拒看人群的增加而感到難過,在如今這個文化消費充裕的時代,春晚式微已經不可避免。
但話又說回來,不必難過並不意味著可以不思進取。在春晚式微的形勢下,春晚節目組依然可以銳意進取,傳承春晚的好傳統,以在觀眾流失的背景下著力挽留老觀眾,吸引新觀眾。這是春晚節目組最應該做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文化生產自覺,則春晚的地位和質量會一年不如一年,而觀眾對春晚的感受也會由勉強接受到真的拒看。
那麼,春晚的文化內涵是什麼?或者說,春晚何以在過去的幾十年成為新的年俗?有人或許會將原因歸結為當時娛樂的匱乏,在人們的娛樂方式和內容極其有限時,壟斷最優質文化資源的春晚自然能夠一枝獨秀。但即使如此,春晚能夠進入人們內心,還是有其值得珍惜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讓春晚真正成為人們不能捨棄的文化大餐。具體地說,春晚的文化內涵至少包括這樣的兩個方面:聯歡和表達。所謂聯歡,一定是各個群體的互動;所謂表達,一定是群體自身的發聲。如果忽視了這兩個文化內涵,則春晚就可能成為只是精彩節目的匯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