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俗也如皮毛也如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1 09:33:57  


 
  傳統的根就這樣扎在草民的習俗、儀禮、器用物件、平常日子的形態中。這是混沌的一大套系統。有的部分如春節,強韌如土壤下的岩層,相當大的部分如手工藝,要靠“申遺”、靠“搶救”、靠“記憶”來重建、來恢復、來保存。

  手工藝、或者叫手藝、民藝,是近五十年中國大變遷中消失最多的傳統文化。五十年代,手藝工匠的平台是小作坊。七十年代是小工場,那已經將物品製作分解成多道工序,工人集聚在一個場所幹活,動輒三五十人,比小作坊的五六人、至多十餘人已是氣派了不少。只是工人都只掌握了部分手藝,很少能熟練完成整件物品,手作中就少了獨立創作的快感。我自己的記憶中,我1978年1月離開洪湖縣城回武漢上大學時,縣城裡塞滿了諸如扇筷廠、貝雕畫廠、羽毛扇廠之類手工藝廠,每家廠都有工人近百人。今天在海內外鼎鼎大名的大陸工業設計教育奠基人王受之,當年是貝雕畫廠的設計師。待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回洪湖時,當年紅紅火火的這些手工藝廠,悉數關門大吉,因為沒了海外市場。

  蕭繼石風俗畫中描繪的,是另一類手藝與手藝人,如剃頭挑子、捏糖人、轉糖、磨刀剪、修鞋、扎紙、竹篾匠、箍桶匠。今天在武漢這類迅速都市化的環境裡,也許還偶爾一遇,就像社會中的活化石,帶著近古的氣息。在邊遠縣級鄉鎮,至今還傳承不輟。

  飲食攤檔,從業者也是個體手藝人,卻又命運不同。《老武漢風俗畫》中呈現的武漢小吃,熱幹面、炸油條、炸面窩等,是屢受衝擊而依舊生機勃勃的物事。

  從小生活在武漢的人,會在這些飲食上附著個人許多回憶、情感,而且也會養成群體的口味標準。記得李歐梵在一篇文章中也講過這點。他引入了一個“原味”的詞,說是“日常生活的固定感覺,不是完全個人化的,與集體或社群有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