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經常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瑪尼堆。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佛像、各種吉祥圖案,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傑作。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壘加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天長地久,瑪尼愈壘愈高。每顆石子都凝結信徒們發自內心的祈願。藏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湧現出了浩如煙海的瑪尼石刻品,凡人跡所至,隨處可見。
產生並傳承於鄉野村夫手中的瑪尼石刻,雖然很難躋身於金銅佛像、壁畫、唐卡等傳統藝術領地,但是卻絲毫不影響“朵桂”藝人(瑪尼石刻藝人)們對藝術熱情和追求。由於刻制瑪尼石是藝人們創作的純個體行為,由於世界上根本找不到兩塊完全相同的石頭,再因每位求刻者的要求不同,每塊石料的形狀各異,均要求“朵桂”藝人們必須具有很強的變通與創新能力,以及敢於求新求變自由發揮的膽識。因此,我們可以從瑪尼石刻中領略到寺院殿宇藝術裡所少有的、富於個性的、表現張力和純厚質樸的民情風俗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