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寒曬出1997-2000年間的手稿,作為反擊。 |
中評社香港2月3日電/美國《僑報》2月2日載文《懷疑不是證據 “合理質疑”要有邊界》,摘要如下:
對於部分網民來說,春節期間最熱鬧的事情不是央視春晚,也不是走親訪友拜年,而是知名學術打假人方舟子和“80後”作家韓寒之爭。方舟子質疑韓寒的作品是他人代筆,韓寒口誅筆伐後,怒而將方舟子告上法庭,要求方舟子賠禮道歉,並索賠10萬元人民幣。
目前,這一事件仍在持續發酵,誰是誰非,遠未到揭曉的時刻。但對於公眾來說,最需要弄清楚的,不是韓寒的文章是否由他人代筆,而是“合理質疑”的邊界在哪裡。
韓寒是公眾人物,方舟子當然有權利質疑韓寒作品的真實性。問題的關鍵是,質疑某人某事,要以準確的事實和足夠的證據為前提。從方舟子已經公開的質疑理由來看,他的質疑都建立在對韓寒作品文本進行分析和推理的基礎上,諸如“17歲的韓寒沒有中年人的閱歷,怎麼可能寫出中年人的心態”,“韓寒的高中同學回憶,韓寒當年的作文寫得很差”。這些都是他的懷疑,不是證據,都經不起推敲。文學作品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作家並不是只能寫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按照方舟子的邏輯,拍攝好萊塢大片的導演,豈不要先參與街頭火拼才行?
再說韓寒,作為一名作家,文章被懷疑是他人代筆,委屈、憤怒的心情可以理解,不過他稱方舟子“有教主心態,就是想搞臭別人”,反擊言論已經近似於人身攻擊。正是因為雙方的激進與不理性,才使這一本來算是文藝批評的事件,演變成了一場無序的口水大戰。
韓寒與方舟子二人都是網上質疑、鬥嘴的高手,網民對他們的唇槍舌戰可以說有著更多的寬容。但回到質疑本身,學術研究上“懷疑一切”的精神,並不適用於實際生活,更不能僅憑懷疑就妄下結論。尤其像方舟子這樣擁有成千上萬“粉絲”的名人,微博、博客等已不僅僅是個人空間,而是自媒體。名人的言論往往有著強大的輿論導向,眾多“粉絲”的意見也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於熱切追求言論自由的中國公眾來說,如何規範自己在公共空間(包括網絡)的言論,是迫切需要學習的一課。
因此,方舟子與韓寒之爭,首要問題不是韓寒是否找人代筆,而是確定“合理質疑”的邊界,先訂立“遊戲規則”比你來我往的唇槍舌劍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