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西方藝術世界裡的掌舵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3 09:32:53  


 
  顯然,中國藝術界還無法自如參與到國際藝術世界的“小世界”中去。這個“小世界”又是由什麼人組成呢?主要是由大型收藏家(如法國皮諾)、大拍賣行(如蘇富比(微博)及佳士得)、歐美各大畫廊主(如高古軒)、著名藝術博覽會負責人(如巴塞爾)、重要的藝術博物館館長、知名藝術評論家、藝術史學家及理論家組成。這些人彼此之間未必分享共同的理念原則,不同的身份更不可能使他們異口同聲的談論藝術,但他們卻通過藝術世界反常識的隱性機制調動和協調起來。事實上,這些人的職業被緊密聯繫在一起,不斷為藝術世界的“小世界”提供商業、經濟、社會、歷史、藝術、美學等各方面的價值標準,從而建立起藝術世界的核心價值團體,並通過藝術行業的職業系統將標準傳輸出去,市場正是這一職業體系的邊界。藝術市場,也是這一核心價值團體建立起來的最穩定的藝術世界調控機制。

  中國藝術市場的問題在於,我們將市場標準作為了全部標準,卻無法參與到市場標準的“前期構建過程”中去。我們以為有了經濟上的“操盤手”,就已經介入到了價值的“操作手”,這顯然不夠。

  且不談中國拍賣行業內部的監管、調控與風險規劃過於薄弱,如最近發生的漢代玉椅天價拍賣鬧劇等,我們的本土畫廊也處於發展弱勢。西方老牌畫廊紛紛進入中國或亞洲,率先掌握藝術品的選擇與銷售渠道,“後來者”注定成為他們的追隨者。

  最近的業內特色之一,是一部分中國投資者開始涉足海外,開始對非中國的藝術品進行考察與收購,這與增加金融產品選擇、分攤資本風險、拓寬中國藝術市場的影響力有關。但資本的力量是否無窮?憑借資本的單一力量是否可以改寫藝術世界的縱向規則?

  藝術世界的縱向規則,即歷史中的藝術價值標準滋生、叠加、沉澱、累積、篩選、提煉、更新的全過程。在這個漫長的價值體系構造及再構造過程中,資本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20世紀是西方現代藝術與先鋒藝術的自我形成、肯定與總結的歷史過程。回顧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西方藝術界,重要的藝術商人如美國的雷奧.卡斯特利(Leo Castelli)、法國的達尼埃爾.康維勒(Daniel Kahnweiler)、瑞士的恩斯特.貝爾勒(Ernst Beyeler)等,都是進一步促成二戰後藝術品的非物質標準向商業標準轉化的重要推手。所謂的非物質標準,即藝術品的社會、政治、藝術與審美價值。上世紀80年代的西方藝術商業標準達到頂峰後出現回落,又在90年代新一輪世界資本分配中受到衝擊。前蘇聯解體後的世界格局、自由經濟理念、後現代歷史觀、後工業社會特征、全球不平等發展等,無疑對舊的商業標準進行了“當代”改造。我們目前仍處於這一新的標準制定過程中。當下的國際資本規模過於龐大,往往導致一葉障目,使我們難以看到巨大資本流之後的意識與理念構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