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藝術世界操作手們不僅深切了解21世紀商業與資本運作機制,更對19、20世紀世界歷史、主要社會經濟問題、國際政治變動了然於胸,再加上堅實的藝術熏陶與修養教育,他們無疑牢牢地掌握著大量無形資源,並在此基礎上游刃有餘的對資本進行規劃。而中國的藝術市場僅在資本層面被納入世界藝術市場,實際上還難以承擔起接納世界藝術語言的能力。最近我們看到畢加索作品在中國巡展,這是一種起步,但也顯示了當下中國的局限性。
中國藝術市場對世界藝術語言的接納能力還處於20世紀初期階段,而世界藝術市場浸淫在當下創作潮流中,以獲取藝術前瞻性為捷徑,通過資本的方式進行新舊世界的交替。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著名收藏家埃利.布羅德(Eli Broad)即代表了美國西海岸的文化娛樂經濟模式與東部紐約的傳統金融和工業資本模式的抗爭,並且顯現出十足的優勢與後勁。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藝術市場還處於初期的市場分割與規範化過程,要追趕世界水平,恐怕還有許多功課要補。而中國藝術市場面臨的更深層問題,則是中國文化的自身價值與西方接受程度有限之間的衝突,這顯然不是僅憑市場份額或龐大資本就能解決的問題。
(作者系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