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近年來,收藏市場日漸火熱。然而,隨著各種拍賣會屢屢拍出“天價”,假冒偽劣文物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眾面前。在收藏界,買到贋品並不罕見,但買到贋品後維權卻是罕見的事情。囿於“寧願吃虧不能丟人”的行規和法律不健全,收藏者高價買到贋品,“挽回損失”的辦法只能是再伺機轉手,這也導致贋品在收藏者手中傳來傳去惡性循環。
“市面上九成古董是贋品”
3月2日下午,在昌樂路文化市場,有不少賣古董的商家,也有不少人在這裡尋寶,於大爺就是其中之一。
於大爺去年退休之後就迷上了收藏,經常到昌樂路轉轉。“我現在剛剛入行,還不怎麼買,就是看看。”於大爺告訴記者,他也曾經買過一個瓷瓶,“花了兩千多”,據商家說是明代的,他也看不出來。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入行的山東省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蘇義才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古董,百分之九十是贋品。“不敢說是百分之九十七八,但百分之九十都是假的。”蘇義才認為,許多贋品,光從價格上就可以看出,“宋代官窑的瓶子,幾千塊錢就想買個真的,想得也太美了。”
蘇義才表示,現在很多人買這種“便宜貨”,一般是抱著“撿漏”的心態,“哪有那麼多‘漏’撿,要是隨隨便便花幾千塊錢就能撿到漏的話,要這些專家幹什麼?”蘇義才告訴記者,他曾見過青島不少收藏者花幾十萬元就買了一屋子的所謂古代瓷器或一屋子的青銅器,“我都不用看,光聽聽價格就知道裡面幾乎沒有真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蘇義才剛剛入行時,還能低價買到真貨。蘇義才說,現在造假技術那麼發達,幾乎不可能用低價買到真貨了。“以前是寶貝當垃圾賣,現在是垃圾當寶貝賣。”
落槌成交無法保證真偽
對文物及收藏頗有研究的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老師陳傑告訴記者,現在收藏者藏品的來源主要有三種:除了上面提到的從古董商那裡購買,從其他收藏者那裡買或者與之交換,還有一種是從拍賣行競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