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微電影目前迅速成為最熱門的詞匯和藝術品種,發展速度和眼球效應讓人吃驚。今年3月底,一天之內北京竟有4場微電影的活動同時舉辦,在微博上、視頻網站上,微電影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不過,微電影很快就被商品、廣告植入這些商業內容緊緊包裹。於是微電影目前成為兩種態勢,我們估且稱為藝術微電影和商業微電影,而且呈現商業微電影日漸將藝術微電影淹沒之勢。
名詞解釋
微電影其實不新鮮
這是個發明概念的時代,是大眾熱衷於炒作新概念、接受新概念的時代,微電影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從本質上來說,微電影即是短片,是從來就有、一直存在的藝術品種,沒什麼新鮮的。
早在電影發明之初,電影就是以短片或者說是“微電影”的形式出現的,隨後這百年的時間裡,短片層出不窮,或者是藝術院校學生的作業,或者是業內編導們的即興把玩,或者是某些影視機構推出的製作項目。
陳凱歌:我是先行者
陳凱歌說,自己其實是國內微電影的先行者,早在2002年,他參與拍攝了戛納電影節提出的《十分鐘,年華老去》項目。當時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式影片被確定為由全世界15位著名導演聯合拍攝一部以時間為主題的系列短片,每個人的作品控制在10分鐘長度內,15部作品組成這套叫做《十分鐘,年華老去》的短片集錦,大電影節推出的這一新穎創意,得到了不少媒體的贊譽。
戛納電影節的初衷是,在這部匯集不同風格的大雜燴中,看看導演們在同題作業中能自由演繹出什麼個性化的東西來,參與的導演包括芬蘭的考利斯馬基、西班牙的維克多.艾裡斯、美國的吉姆.賈木許、意大利的貝托魯奇等。陳凱歌最後完成的作業叫《百花深處》,描寫了發生在北京的一則小故事。後來,陳凱歌還為戛納電影節60周年拍攝過《朱辛莊》,2006年還拍攝過短片《阿虎》,片長都在7分鐘之內。
往更早說,1982年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楊德昌就拍攝了短片《指望》,這是短片集錦式影片《光陰的故事》中的一部分,而《光陰的故事》也被認為是台灣新電影浪潮的發端,在當時被各方不看好的情況下,卻逐漸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參與拍攝的導演還有陶德辰、柯一正、張毅,四個人用四段不同階段的人生故事,表現了台灣30年來社會形態、人際關係、男女關係的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