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大銀幕,沒有高科技是不能想象的,可是事實證明,僅僅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沒有堅實的內容做支撐,炫目的鏡頭背後,這些影片的蒼白和矯情也是有目共睹。
對此,有專家分析,無論國產片還是進口片,歸根結底,若想吸引觀眾主動走進電影院,技術過硬固然重要,但情節動人則更是決定性因素。拿《泰坦尼克號》來說,面對巨大的災難、面對死亡威脅,人性中的光輝在片中反覆回閃,比如沉船上那膾炙人口的四人小樂隊,又比如那些坦然面對死亡的乘客,宏大叙事卻能以情動人,最終觸動的不僅僅是觀眾的眼睛和耳朵,而是大家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3D技術不是萬能的,“它不能把壞電影變成好電影”,夢工廠創始人卡曾伯格前不久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坦言。
與其說《泰坦尼克號》是影壇一個不可複制的神話,倒不如說它是一個非常值得反覆剖析的案例。今天,它給中國電影人上的這一課雖說有些沉重,但是多年以後回過頭去,我們也許會由衷感慨,正是這部看似簡單的電影,告訴了我們“經典”兩個字的真正含義,告訴我們任何時候技術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在電影的創作上,永遠都不要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