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中國網報道,近日,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受到“吃貨”們的熱烈追捧。在充斥著諜戰劇、偶像劇和宮鬥劇的電視屏幕上,一部滿懷情感、文化底蘊的美食紀錄片,無疑成為一縷清風,打開了觀眾的心門。人們開始瘋狂地搜尋這些遠離都市的美食,諾鄧火腿、內蒙古奶豆腐、雲南鬆茸……這部紀錄片引發的蝴蝶效應還在繼續。
文藝派:地方版高校版出爐 網友爭寫舌尖體
《舌尖上的中國》沒有太多營銷,卻猶如一匹黑馬,引發了一股觀片熱潮。對此,導演陳曉卿表示,美食只是這個節目的外表,我們希望觀眾通過美食,感受到當下中國一些人和生存狀態。正因如此,網友才會看得“口水與淚水齊飛”,看得“才下舌頭,卻上心頭”。
《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不僅是美食,更在傳遞一種思鄉之情,懷舊之感。無怪乎地方版、高校版紛紛出爐,文藝派“吃貨”們爭相傳遞著自己身邊的味道。
北京網友們來到老字號,把焦圈、豆汁兒、驢打滾一股腦兒裝進相機,發到網上,製造“舌尖上的北京”。西安網友也紛紛出謀劃策,為“舌尖上的西安”提建議。上海、四川等地網友在網上圖文直播“舌尖上的家鄉”,各種美圖讓人看著就有食欲。
各個版本“舌尖上的母校”也在高校BBS上出爐。學子們總是對學校食堂各種抱怨,一旦離開母校卻又念念不忘。於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應運而生。從網上的照片中看到,從打飯的師傅、熱騰騰的蓋澆飯到各種飯卡造型,都承載的學子的母校情結。
與此同時,網絡上布滿仿制紀錄片中台詞而作的“舌尖體”。一個個綿長的複雜句,讓人看了溫暖和踏實。如德國篇:入冬了,中部的圖林根人民吃了一次圖林根烤腸;南部的慕尼黑人民選擇慕尼黑白腸;而距離不遠的紐倫堡人民更加喜歡紐倫堡香腸;東邊的柏林人民則將咖喱腸作為他們的餐食。家居篇:在魚米之鄉長大的徐媽媽深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徐媽媽拿出祖母傳下來的鐵壺,煮了一壺滾燙的水,給正在複習迎考的小明泡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鮮蝦魚板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