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並不排斥模仿,因為從經濟理性的角度來看,模仿式創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其好處顯而易見,比如投資風險低、收視群體穩定、廣告收益可預期等。而且,模仿式創作取得成功的例子在國內外都不鮮見。但問題是,現在這些盲目跟風的家庭倫理劇,劇情大多依靠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算計來支撐,讓寥寥幾個人物從開始吵到結束,整個一部“舌尖上的中國”。這哪裡是生活,簡直就是一出接一出的當代白領版“智鬥”,難免令人疑心這些編劇是否寫諜戰劇寫得太過入戲了,以至於轉戰家庭倫理劇後未能及時調適好自己的年代感。
實際上,這種跟風出現的大批家庭倫理劇,基本屬於“組團”忽悠觀眾。對於家庭生活而言,難道就只有家庭成員之間沒完沒了的“智鬥”這一種模式嗎?即使同是以“某某人的幸福生活”為劇名,當年《渴望》《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裡的主人公,都是用樸素真誠的道德信念來撐起一個家,更用達觀樂天的生活智慧讓每一個家庭成員在清貧中也從未喪失對生活的信心,這種“純爺們”式的道德感、價值觀,到了今天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裡,卻變成了無原則的妥協。歸根結底,並不是現實題材創作資源枯竭了,枯竭的是創作者對現實進行深入發掘、思考的勇氣。這,豈是“隨便搭個棚”就能實現的?
電視劇的製作者也好,主創者也罷,還是別太“隨便”了,只有扎扎實實地把握生活,認認真真地感受現實,才是讓自己的作品在眾多現實題材創作中制勝的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