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千手觀音開始啟動全方位修復,思路是:先治本,即在不損壞表面金箔的前提下,加固嚴重風化的岩體;後治表,包括金箔回貼、彩繪複原、缺失部位補型等程序。國家文物局撥付了4500多萬元經費。從那時起,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以及龍門石窟的修復專家,加上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工作人員,組成了20多人的修復團隊。他們將千手觀音劃分為上、中、下三層,逐一向下修復。
“千手觀音有830只手,很多已經脫落,我們補型時要根據史料、造型本身的對稱性,辨別出殘缺手部原本的模樣,再對缺失部位延伸造型。如果找不到依據,寧願保持原樣,也不能擅自發揮。”馮太彬說。此外,“手術”的原料也極其嚴格,砂漿要用由寶頂山上取下的相同質地砂岩磨成的粉。
金箔回貼是修復的另一重要環節。“若用新金箔修復,既不符合文物保護原則,也缺乏歷史厚重感。”大足石刻博物館保護部副主任、第一修復小組組長陳卉麗說,他們最終決定採取把多餘的舊金箔分層,再移植到空缺處的方法,也可理解為“植皮手術”。
在這個環節中,修復師要用鑷子揭取嚴重起翹、卷曲和脫落的金箔,並將其按手的編號裝入密封袋中。之後,要用熨鬥進行平整軟化,再用手術刀逐層分離,然後進行除污、壓平,最後按色澤和完好度分類。由於舊金箔既薄又脆,處理起來必須十分小心,工作人員往往要屏住呼吸。
“千手觀音的五臟六腑都要‘動刀’,從心臟內科到美容外科,我們得做‘全科大夫’!”陳卉麗說,經過一年努力,上層242只手的修復已近尾聲。
“在大多數人眼中,文物修復似乎就是拼拼凑凑、粘粘貼貼的工作而已。其實裡面學問可大了!”談起文物修復師這個行當,大足石刻博物館館長黎方銀頗有心得,“不僅要具有相當的歷史、繪畫、文字功底,還要掌握—定的化學、物理、美學、材料材質知識。”比如團隊裡的毛世福,出身國畫和雕塑專業,對化學和材料知識也“略知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