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本文物書就自認“高手”的民間收藏愛好者最容易上當。老鄭收藏之初就上過多次當,損失十分慘重。“我當時還欠著外債,所以發現上當後我氣得兩天吃不下飯,連死的心都有。”
“燒包”、“棒槌”是像老鄭這樣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江湖們,對那些自認“高手”,但鑒定水平明顯是個半吊子但卻自信滿滿想來“撿漏”的藏家的統稱。
“這樣的人最好騙,是販子們最喜歡的顧客。”老鄭說,古玩市場宰客方式很簡單,無非就兩招,一招是“借刀宰人”,另一招是“故弄玄虛”。“借刀宰人”就是用“托”來套買家。最初的“托”來自於周圍的那些攤販或者小夥計,但是後來行不通了,因為一回生二回熟,總是露熟臉也不行,容易穿幫。有了這樣的顧慮之後,一個行業便應運而生了,那就是職業的“托”。這些人也多來自農村,他們的任務就是每天在市場轉悠,當某個攤主需要他們來“釣魚”的時候,他們就凑上來,用諸如“逛遍了市場,總算看見好東西了”之類的話語來引誘買家,交易完成過後再來攤主這分成。另一招“故弄玄虛”就得看表演功力了。“我這貨是從地下起出來的,要不是看你是行家,我都不往出拿。”在說這些話的空兒,同時做出左顧右盼,怕別人聽見的動作。“一般這兩招出來,‘燒包’十有八九就買了,雖然價錢大,但他心裡肯定很滿意。”
在收藏品市場逐日升溫的同時,收藏行業造假賣假的現象也開始愈演愈烈,投機成風,惡意推高收藏品價格等行為讓收藏者人心惶惶。“買假不退”在收藏界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矩。所謂的“三包”“售後”,在這裡絕對行不通,這很有點賭博的味道。“富貴在天,買定離手”。在古玩市場上,賣家沒有告知文物真偽的義務,因此買家如不能分辨出真偽,花高價買了假貨,在業界也是合乎行規的。“只要賣出去了,就不怕他找回來。”“什麼都可以壞,但規矩不能壞!”這就讓很多收藏愛好者蒙受了損失,有的甚至收藏了一輩子的古玩,幾乎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結果發現收藏品均為贋品。
內外勾結的“黑嘴鑒定”
收藏市場如日中天,古董鑒定作為“配套”行業也日益火爆。一方面,收藏者希望確認所購是否真品,另一方面,也是灰色的一面就是,部分假古董希望尋求“真品鑒定”,從而正大光明地流入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