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7日電/《人民日報》報道,前幾日知名編劇陸天明發表長微博,戳破了國產電影產業快速發展的泡沫——“中國電影急需進行一番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當前中國電影最缺少的是一種‘本土的生活實感’,是與本國民眾的‘心象共通’。”引發業內外的熱烈關注。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確實過分地將產業等同於電影本身,而幾乎遺忘了電影作為大眾藝術的文化本質。在以票房為評價標準和投資取向的引導下,中國電影出現了諸多怪現象,比如“偷票房”、“網絡水軍”、“粉絲電影”,口碑和票房的倒置。不少影片花費大把力氣在電影營銷上,從書籍到網絡遊戲不斷延伸產業鏈,卻似乎連個合乎邏輯的故事都講不完整。電影的產業價值被不斷放大,而從根本上關係電影生存的藝術本體卻成為了“明日黃花”。藝術向資本低頭的影片越來越多,電影人的花腔越來越多,依然保留風骨的電影人和富於本土文化使命感的影片卻越來越少。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票房已達80億元,平均每天新增銀幕就有9塊。十多年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已讓中國電影進入了不差錢也不缺觀眾的時代。“黃金時代”里,為何未能產生更多與之匹配的電影?
知名發行人安德魯.摩根在第十五屆上海電影節上感慨:中國導演不停地說好萊塢帶來的巨大挑戰,可是仔細想想,問題到底是來自好萊塢還是來自於中國電影本身?好萊塢根本不值得畏懼,它有很多爛片,遺憾的是,在過去五年中,中國電影沒有很好地積累實力,培養好的導演,製造優秀的明星,在這方面中國電影人有點懶惰。這話雖然刺耳,中國電影人倒也不妨捫心自問:有多少隨波逐流,又有多少藝術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