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過去社會上若一旦樹起某個先進典型的偶像,就絕對不允許人們“議論紛紛”,文革中江青樹了個“反潮流”典型黃帥,一個不懂事的黃毛丫頭,當時我所在的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三位幹部戰士議論了一下,兵團領導就如臨大敵,將三人整得夠嗆,大會鬥小會批。對比現在莫言獲獎,可以允許有“雜音”,不要求我們舉國“擁護”、“歡呼”、“慶賀”了,這充分證明了我們政治民主的大進步。
對莫言先生獲獎本身,我的看法首先是可喜可賀,一位中國作家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目光,這有助於使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文學,這是中國文化傳播事業應當追求的目標,希望以此作為良好的開端,使更多的中國作家能走向世界,從這個角度講,莫言的獲獎是開創性的。
無論諾獎評委授予莫言諾獎出於何種政治目的,客觀上卻有助於讓世界進一步關注中國文學,或甚爾引發“中國文學熱”、“中國作家熱”,都是有可能的。其次,也要看到諾獎評委是基於西方價值觀出發標準看中莫言作品的,他們的評獎標準,決不如頒獎詞那幾句那麼簡單,這對他們而言亦理所當然,因為諾獎不是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不是為中國人民服務的。
文學諾獎不是世界最權威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最高大獎,它只是一項獎金很高的瑞典文學院大獎。它授予世界各國的作家(包括中國),目的是讓更多的他國人民關注它,從而承認它的權威,當然也就提倡和推銷了西方的價值觀。
再次,我希望媒體既不要對莫言獲獎發出“雜音”,亦不必拼命狂炒,引導讀者、觀眾去拜倒在諾獎面前,這是一種文化的“臣服”,是不自信的表現。中國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有《三國演義》、《紅樓夢》到魯迅、老舍、茅盾、巴金的小說,中國的作家根本不必按西方的價值觀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