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這真是一場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現實例證——一個原本只有博彩公司才相信的“神跡”真的降臨到東方,瞬間,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開出了無數朵妖艶的奇葩——它們圍繞的中心只有一個名字:莫言。
“一人封神,群魔亂舞”,用這八個字形容莫言得獎之後的這一周,實在是恰當不過。從諾獎頒布的那一刻起,從高密到北京再擴散到全國各地,最初那股為文學的喜悅漸漸演變成逐利的狂熱,“消費莫言”,讓莫言再也無法保持沉默。
流言四散
最早的一則流言發生於諾貝爾文學獎頒布當晚。很多“傳說”都像模像樣地描述莫言其實早就被通知領獎,並且已經前往瑞典現場等待。直到當晚莫言在老家山東高密亮相之後,依然有媒體追著問他,為什麼不去瑞典領獎?事實上,諾獎頒獎統一在每年的12月10日舉行,這一天正是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這個小小流言的傳出,正反映出莫言獲獎時,所有人的倉皇。
文學館“被”擴建
莫言獲獎的第二天,位於山東高密第一中學內的莫言文學館便成了許多前往高密採訪的記者的第一站。自然而然,莫言獲獎之後最早的流言就從這裡傳出來——經受了全國各地媒體輪番轟炸式的採訪後,這裡很快“被”擴建了。
10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高密莫言研究會秘書長、莫言文學館館長毛維傑對外宣布,當地政府要擴建莫言文學館,報道中還引用毛維傑的話說:“莫言是我們高密人的驕傲,我們要建更大的展館,來弘揚他的文學精神。在莫言文學館僅有兩層小樓,展覽面積也就1000平方米左右,莫言獲獎後,來莫言文學館的人成倍增加,已經無法滿足需要,當地政府決定籌建大紀念館。”
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引發輿論一陣嘩然。網友紛紛拍磚稱,當地政府用納稅人的錢為莫言樹碑立傳的行為是頭腦發熱,卻沒有人注意到,照片中的莫言文學館實際是四層樓,而非報道中的兩層小樓。
事實上,此前記者在採訪毛維傑時,他已經對莫言文學館是否要擴建表態,稱只是把已有的三、四層利用起來,增加“獲諾貝爾文學獎”等板塊,但是否遷址擴建,這不是他能決定的。說這話的時候也有不少記者在場,不知為何第二天到了報紙上,又成了另一番論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