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究竟何為“文化自覺”
李宗桂(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語義上講,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的自我覺悟。這個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國家的,還是階層的、地域的,乃至團體的、個人的。一般意義上(廣義)的文化自覺,是屬於國家民族層面的。中華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自覺,便是一種文化自覺。這種文化自覺是指對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演變、特質和發展趨勢的理性把握,以及對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關係的理性把握。
按照費孝通的解釋,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特色和發展趨向,從而增強自身文化轉型的能力,並獲得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文化選擇的能力和地位。此外,應具有世界眼光,能夠理解別的民族的文化,增強與不同文化之間接觸、對話、相處的能力。
馮驥才(中國文聯副主席):文化的自覺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和文明於人類的意義必不可少。反過來講,如果人類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覺,便會陷入迷茫、雜亂無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蠻。
“文化自覺”首先是誰的自覺
馮驥才: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文化自覺首先是知識分子的自覺,即知識分子應當任何時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覺,主動承擔;還有黨和國家的文化自覺,黨和國家也要有文化的使命感,還要有清晰的時代性的文化方略,只有黨和國家在文化上自覺,社會文明才有保障。當然,關鍵的還要靠政府執行層面的自覺,只有政府執行層面真正認識到文化的社會意義,文化是精神事業而非經濟手段,並按照文化的規律去做文化的事,黨和國家的文化自覺才能真正得以實施與實現。上述各方面的文化自覺最終所要達到的是整個社會與全民的文化自覺。只有全民在文化上自覺,社會文明才能逐步提高、放出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