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合德緣,是一家再普通不過的國營招待所,兩年前裝修改造,才變成了今天的這番面貌。去年8月,賓館的負責人郝時盛接手這裡的經營,當時這裡的裝修風格讓他覺得大有可為:“這幾年,主打北京四合院特色的酒店比較受歡迎,尤其像合德緣這種三層樓還帶院子的就更好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合德緣開始轉型接待國外遊客,並且很快在海外市場擁有了自己的知名度。郝時盛經常為客人準備一些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活動。比如每周五,他會邀請客人一起包餃子,並舉行一場餃子宴;周六的時候,賓館裡還會組織一場中國電影鑒賞活動。
但是,合德緣的複古舉措僅止於此。
在這家賓館裡轉上一圈就會發現,老銀號原有的文化印記並未得到充分利用。比如以前被用來當做庫房的地下室,如今僅僅用來充當員工宿舍;而曾經的地下通道,現在則堆放著水表之類的設施。郝時盛說,他一直想要在賓館裡增加一些展示空間,向客人介紹中國的貨幣文化。但他也承認,自己所能想到的舉措,仍然流於表面裝飾。
如果剝離了那些中式裝修風格和主題活動,合德緣為客人所提供的主要服務,實際上與其它酒店相比也並無明顯的傳統特色。因為這裡的客人多為外國遊客,其提供的餐點大多以西餐為主,此外只有餃子、宮保雞丁等少數幾樣中餐,僅供好奇的遊客品嘗。
據了解,目前北京以老宅院為主打賣點的賓館、酒店約有百餘家,和合德緣一樣,傳統文化更多地被商家用來當做一個攬客的招幌,或者僅僅是一種裝飾風格,根本談不上沿用中國傳統的商業理念來經營。
郝時盛承認,無論是老銀號的悠久歷史,還是老宅院的建築特色,都只是合德緣吸引顧客的一個噱頭。有人提出,國外有很多商家將古堡改造成特色酒店,並且進行更深層次的文化開發,讓居住其中的遊客享受一種體驗式的服務,像合德緣這樣的中式宅院,是否也能走出這樣一條經營之道?對此,郝時盛認為並不可行。“更深層次文化的開發,意味著必須付出更大的成本投入。”他很直接地說,“我們經營賓館的目的,就是賺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