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英博物館在講述亞洲飲品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8 09:25:27  


元朝儲酒罐,罐面主題是“呂洞賓三醉岳陽樓”。
  中評社香港1月18日電/從大象噴水,給印度女神拉希米(Lakshmi)沐浴的廟畫,到宜興的紫砂茶壺;從建陽窑茶碗,到西藏的多穆壺;從日本的清酒壺,到商朝晚期用於裝酒的銅爵……一場名為“宗教儀式與狂歡:亞洲的飲品藝術”展覽正在英國大英博物館舉辦,帶你領略水、酒、茶等飲品在亞洲各國文化中的共性和異性,讓你了解,為何飲品會在宗教儀式和社交集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中國茶酒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文化對韓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顯然,中國的酒文化、茶文化是這次展覽的重點。

  公元1000年,中國經濟文化繁榮,處於世界巔峰,在茶樓、餐館飲酒盛行,與此同時,在主要的大城市,餐飲文化相應形成。由食物、酒精、和女人尋歡作樂給感官帶來的快感緊密聯繫在一起。宋朝 (960-1279)政府鼓勵營業場所同時提供飲酒、和女人尋歡作樂的項目,以提高苛稅。食物、酒精和性帶給人們的快感,通常在小說、詩歌中得以體現,而宴飲的場面往往會呈現在儲存酒的容器,或者酒壺上。

  一只來自元朝的青瓷罐,罐子表面所呈現的主題是馬致遠編寫的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相傳,呂洞賓是唐朝人,姓李,後隱居終南山,他被敬尊為八仙之一。呂洞賓酷愛喝酒,把他裝飾在用於儲存酒的罐子上,再合適不過了。另外一只半米高,方方正正的容器表面刻畫,側面賦詩,富麗奢華,介紹說,這個容器,可能歸酒館所有。容器外標注著內裝酒的名字“陽高酒”,據推測,這類酒的產地大概是山西、河南,浙江一代。酒容器正面雕畫的圖案是一文人和侍者向登仙橋走去,酒容器的側部題詩“金鐙馬踏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這些詩文、圖畫分明是在描述酒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一只寬口、像花瓶一樣的容器來自明朝,用於飲酒遊戲,這種遊戲被稱為投壺,即擱一個壺在遠處,然後把箭投進去,輸者喝酒。展覽介紹說,投壺在戰國時得到很大發展,當時的文人傾向於內心修養,投壺這種從容安詳、講究禮節的活動,正適合他們的需要。秦漢以後,它在士大夫階層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飲,必有“雅歌投壺”的節目助興。宋朝以後,投壺遊戲逐漸衰落,到清朝,投壺遊戲基本絕跡。一只清朝的涮筆筒,造型是微笑著的詩仙李白,斜靠在酒壇子上。 李白不僅是詩仙,而且是醉聖、酒星、酒仙,酒令他詩意大發,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描寫李白:“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只李白醉酒的筆筒,巧妙的將賦詩、酒仙、飲酒結合起來,體現著古人的聰明智慧。

  展館中還包含了中國古代的酒器,比如尊、爵、卮、盉等,一只用於商朝晚期和西周的銅爵造型奇特,通常,裡面裝酒,下面燃火,以給酒加熱。

  除了酒,茶更是中國飲品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唐朝,中國茶文化盛行,茶成為“國飲”。茶始飲於佛教寺院,後來蔓延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在普及茶文化的過程中,陸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寫的《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 茶葉百科全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