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傳統文化的復興,正在滲透到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新近“複活”的傳統生意,已經成為商業領域的獨特景觀。這些古老的商業文化遺產,或者成為當代商品的包裝手段,或者被當做營銷賣點,並且因此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乃至熱捧。當古老的文化傳統嫁接到當代商業體系之上,這種粘合度能有多高?傳統生意又如何避免淪為招幌般的“文化碎片”?這不僅是一道經濟題,更是一道文化題。
老物件 失傳茶票搖身變成收藏品
考察樣本:茶票
歷史淵源:始於元代,原為茶葉運銷執照
再生用途:和茶葉捆綁銷售的收藏品
在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平台上,“甲拉一號.龍茶票景邁古籽普洱茶”是一種頗為特殊的商品。
景邁是位於雲南的著名茶葉產區,將這裡的千年古茶籽移植栽培並生產出來的普洱茶,就是這種正在版權中心交易的商品。北京甲拉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這一茶產品的出品方,而這種商品的特殊身份,則體現在“茶票”二字上。
“茶票”始於元代,原本是官府向茶商發行的稅後運銷執照,其票面上印有准許販茶的數量和地點。明末清初,很多地方茶莊設立了專門的票號,人們可以憑票去兌換茶葉,茶票也逐漸具有信用融資的功能。直至民國中葉之後,茶票漸漸失去了使用功能,並且最終不複存在。
讓古老的茶票得以複活的,是甲拉公司的創始人林振芳。2011年,這位已有20多年從商經驗的茶老板萌生了一個念頭,她想為自己銷售的普洱茶附加一些文化屬性,以提升產品的身價。幾經琢磨,她相中了消失已久的茶票,並且請來2012年龍年生肖郵票的設計者陳紹華,設計出了一款茶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