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文學在支撐中國的人文精神和信仰方面所占的“半邊江山”依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九十年代末,隨著強勁市場經濟的推進,文學開始走向了世俗化、浮躁化、急功近利化,純文學失掉了正面引導信仰正面陣地的主戰場。於是,有人稱“文學是垃圾” 、“文學已死”。許多人甚至拷問,為什麼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實現經濟前所未有騰飛的同時,為什麼當代中國出現不了現代文學鼎盛時期“魯郭茅巴老曹”級的文學大師?
中國改革開入三十多年來,當今不能產生文學大師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既有信仰多元化、生活方式急劇轉變等原因,也有現代社會生活裡人們面臨就業巨大心理挑戰等諸種原因,分析起來,以下的原因同樣不容忽視。
一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社會的急劇轉軌,當今社會信仰已發生大轉變,趨向功利性,一些作者已淪為商人而不具有獨立創作靈魂和具有獨立人格的創作目的。中外文壇證明,文學家應是人類的精神導師,而現在恰恰相反,出現了難於言說的怪現象:當今文壇,是作家的作品影響讀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是讀者的低級動物需求來影響一些已丟失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作家?難怪一位學者說,在這樣的一個浮躁的社會和特定國情下,中國很難出現大師,這是多麼無奈又非常現實之語。
二是中國絕大多數讀者的文化娛樂方式興趣點已側重在影視娛樂、網絡遊戲、旅遊等方面上。一些讀者在價值多元化、快節奏的社會中,對文學已不感興趣或者說已沒有多餘的時間來看文學作品。這導致很多作家為了生存發展只能研究市場迎合大眾口味進行創作。這樣的讀者群環境使許多作家步履維艱,導致一些作家無奈地拋棄肩負“偉大”社會責任感的英雄理想而下海經商或轉向影視行業發展。博古通今的大學教授們也深諳此潛規則,深知創作之艱難和市場風險大而無心或懶得創作。更有一些作者甚至把文學當成玩具,進行下半身寫作,顛覆傳統寫作,拋棄文學應有的審美功能,缺少真誠、靈魂的創作,把文學變成了“道具”、“玩具”。在這樣的情景下,中國文壇出精品的幾率就非常之低。當代作品中一些作品(商品)之所以暢銷,並非是以質取勝,在中國文壇上,這些暢銷作品純粹靠質量贏得市場和讀者已是鮮有,再加上在市場經濟強勁衝擊下,很多讀者的價值觀已發生改變,追求刺激,審美觀迷茫,盲目崇拜“星”族,人雲亦雲,在這樣的語境下,於是使“遊戲之作”、“作秀之文”得以大行其道,這些文學商品的走俏真正驗正了存在必有其滋生土壤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