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下半年,江蘇人民出版社找到了當時還在北京讀博士的劉東。作為李澤厚和龐樸兩位先生的弟子,劉東當時透露了自己與幾位同道的計劃,就是打算搞一套海外漢學家研究中國的叢書。這就是目前這套已經出版150多本的“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的出版緣起。10年前,劉東在為叢書出版15周年而作的《熬成傳統》一文中說,他從一開始對編輯這套叢書的內容就有兩個基本的要求:其一,是要能夠做到“朝花夕拾”;其二,是要能抓住某個足以引誘他的“知識增長點”。
事實上,在1980年代末,國內學術界對海外的中國研究並不十分重視,通常認為海外對中國的研究只能是皮毛,沒有太多的價值。但隨著這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的出版,海外漢學家對中國的研究視角逐漸為中國學術界所認可和接受,他們研究中國的學術規範逐漸在1990年代後成為一種學術範式。
每一本都購買版權
1988年“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啟動後,立即成立了編委會,學術顧問是金克木、戈寶權等;主編是李澤厚、龐樸;副主編是劉東、姚大力。但這套叢書實際的籌劃和創辦者主要是劉東和現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到了1989年之後,叢書不再設主編,實際工作由劉東主持,所以叢書改由劉東任主編。81歲的出版人史家驊是當時該叢書的參與者之一,他說:“當時海外對中國的研究已經發展為一門成熟的學科,用他們的眼光研究中國。這樣情況下,提供了一個研究參照系,他們看問題的方法、角度,跟我們反差很大。這使得我們看問題,有一種對照,從多種方面考慮問題。有助於我們把問題想得深一點全一點。認識世界要借助海外,認識自己甚至也要借助海外的視角。”
1988年,中國還沒有加入《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國內出版社翻譯出版其他國家的作品,也就沒有購買版權這回事。不過,叢書引進第一本書,版權就花了錢。這第一本書是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等人合作完成的《中國的現代化》。劉東回憶說:因為參與翻譯出版事宜的人很多來自於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南京大學合作成立的中美文化中心,美方負責人就說,你們翻譯這本書,要遵守美國法律,購買版權。
重印率達95%
當時的劉東和出版社都沒想過這套叢書居然會持續出版25年,在最初的叢書出版計劃中,只有三輯,並沒有像後來打算的那樣發展。第一輯10種,從1989-1992年出齊,具體為:《中國的現代化》(羅茲曼主編)、《中國: 傳統與變革》(費正清等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餘英時著)、《尋求富強:嚴複與西方》(史華茲著)、《擺脫困境》(墨子刻著)、《儒家思想新論》(杜維明著)、《德國思想家論中國》(夏瑞春主編)、《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格裡德著)、《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郭穎頤著)、《台灣: 走向工業化社會》(吳元黎著)。這些著作及其作者在當時國際漢學界均堪稱耳熟能詳,但對國內大多數學者而言尚是十分新鮮。所以這10本推出後,的確在學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