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近現代書畫遭遇造假技術“升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4 10:19:45  


  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今天書畫界的情況,論創作,今不如昔;論鑒定,今不如昔;但論作偽,昔不如今,而且大大地不如今。”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徐建融曾說。自唐代以來,收藏和造假就伴隨而生,並一直延續至今。

  隨著現代印刷、化學、機械等技術的進步,也間接促進了造假行業的技術革命,這一方面導致一些以往鑒定手段的失效,尋找新的鑒定方法成為當務之急;同時國家政策監管的減弱和利益的趨勢,造假也正在朝著專業化、集團化趨勢發展。

  遭遇新“技術問題”

  在拍賣公司的預展時候,除了現場觀看外,一些藏家還經常會拿圖錄或現場拍的照片給某位專家看,以確認作品的真實性,為之後舉行的拍賣做準備,這是很多藏家採用的方式。2011年時,藏家楊先生在南京某拍賣行看中了一張李可染的作品,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於是我把作品拍照發給了研究李可染的專家,得到的回覆是100%是真的。於是我就花了幾百萬買了李可染的這幅作品。”

  “取回拍品後,在自然光下打開一看,發現情況不大對。”楊先生要求拍賣公司退畫,但拍賣公司否認了是印刷品的可能。楊先生將這幅字畫送到相關技術部門進行鑒定,後來發現都是印刷品。

  後來楊先生找到該專家,得到的回答是“從圖片來看,這張作品100%是真的,至於是印刷品還是原作那是另外一說。”

  最後,藏家將拍賣行告上法庭,至今這件事情尚未有結論。

  其實這樣的案例很多。廣州的林偉(化名)有一幅吳冠中的作品,“2012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齊強(化名)的電話,說要借我的這件作品看兩天。因為跟齊強的關係比較熟,之前也有過類似借畫的經歷,都是按時歸還,中間並沒有發生什麼差池,所以就沒多想,直接把作品借給了齊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