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國文藝女青年遭熱捧 被妖魔化的蕭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5 08:24:28  


  中評社香港3月25日電/隨著近年來社會對“民國範兒”的熱捧,民國女性也成為文藝創作熱衷表現的題材。在張愛玲、林徽因之後,熒屏上不出所料地出現蕭紅的身影,其同名傳記片已在婦女節上映,許鞍華執導的《黃金時代》還在緊張拍攝中。

  蕭紅的一生雖短暫,但起伏跌宕、內蘊豐富,尤其是置於時代大背景下來看待其情感與命運,審視其與周遭環境的衝突和自我靈魂的掙扎,能讓我們以點帶面地對百年來中國女性謀求獨立和解放的艱難程度有更深刻的理解。但蕭紅又並非一個適宜於傳記片題材的作家,其作品具有濃鬱的抒情性和個人性,將悲憫和溫情注入個體的生命體驗與記憶中,凄婉寂寞的內在基調隱藏在明麗純淨的語言之下,其感受世界的獨特方式,需要潛心研讀其作品才能真正領悟。

  也許正是受制於閱讀和理解的難度,《蕭紅》的編導沒有將多少戲份留給她的文學世界,而將幾乎全部重心放在了男女情感的糾葛之上。影片著力表現的“一個女人點燃了六個男人的激情”,從史實角度而言錯漏百出。渲染根本不存在的蕭紅與魯迅的所謂“情感”,更是嘩眾取寵,不值一駁。這種刻意營造的噱頭讓人不安,除了編導的不專業和缺乏誠意外,其中是否還隱藏著公眾對於知識女性一以貫之的誤讀與曲解?

  在男權傳統深厚的中國社會中,對於女性擁有知識,國人的態度向來矛盾而曖昧。在晚清社會改良風潮的影響下,女性逐漸突破“無才便是德”的古訓,走出家庭,接受教育,謀求平等權利,爭取自由婚姻,對男性世界形成衝擊和挑戰,也由此產生了社會對這個群體的複雜態度與特殊想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