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梁鴻獲:農民工是追求現代化的犧牲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9 09:25:38  


 
  帕慕克在凝視伊斯坦布爾時,他說他的內心充滿了“呼愁”(huzn)。用中文來翻譯,“呼愁”或可以用“憂傷”來對應。“憂傷”,是一種集體情緒和某種共同氛圍,蘊藏在這個時代的每一處廢墟之中。並且,我們越是決心清除這一廢墟,“憂傷”就越是清晰地存在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個人心中。

  是的,憂傷,當奔波於大地上各個城市和城市的陰暗角落時,當看到梁莊的鄉親們時,我的心充滿憂傷,不是因為個體孤獨或疲憊而產生的憂傷,而是因為那數千萬人共同的命運、共同的場景和共同的凝視而產生的憂傷。憂傷不只來自於這一場景中所蘊含的深刻矛盾,制度與個人,城市與鄉村等等,也來自於它逐漸成為我們這個國度最正常的風景的一部分,成為現代化追求中的代價和犧牲。它成為一種象徵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中。我們按照這一象徵分類、區別、排除、驅逐,並試圖建構一個摒除這一切的新的自我的堡壘。

  然而,如何能夠真正呈現出“農民工”的生活,如何能夠呈現出這一生活背後所蘊含的我們這一國度的制度邏輯、文明衝突和性格特征,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並非因為沒有人描述過或關注過他們,恰恰相反,而是因為被談論過多。大量的新聞、圖片和電視不斷強化,要麼是呼天搶地的悲劇、灰塵滿面的麻木,要麼是掙到錢的幸福、滿意和感恩,還有那在中國歷史中不斷閃現的“下跪”風景,仿佛這便是他們存在形象的全部。“農民工”,已經成為一個包含著諸多社會問題,歧視、不平等、對立等複雜含義的詞語,它包含著一種社會成規和認知慣性,會阻礙我們去理解這一詞語背後更複雜的社會結構和生命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