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在討論城市文化問題時,還需要社會多元主體的自發參與,否則城市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構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樣
作為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城鎮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新型城鎮化應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然而,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究竟意味著什麼?文化在其中應發揮何種作用?如何避免城鎮化浪潮出現“去歷史、去文化”現象?
“千城一面”是我國城鎮化過程中廣受詬病的一種現象。在相似的城市面孔中,看不到歷史和文化對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產業而無生活,有生活而無品質;傳統的共同體日益瓦解,鄰里生活漸趨消失,進而導致人際隔膜、階層隔膜、人心隔膜,社會信任難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撐,社會缺乏共同倫理。這些現象與工業化和市場化相伴而生,成為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副產品。
關注城鎮化,不僅要關注產業增長,土地制度變遷,戶籍制度改革,更要關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會變遷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題。因為說到底,人們聚集城市是因為追求幸福生活,而城市文化,則是一個城市能否賦予人們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迅速進入工業社會,但成熟的工業社會的城市形態和文化形態卻並未隨之確立。中國人正在尋找工業化時代適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形態和價值形態,這其中的種種矛盾和不適,深刻地反映在我們居住的城市格局之中。與此同時,新工業文明正悄然襲來,信息化、全球化正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與這種新型文明相適應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國人所不熟悉的,為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新型城鎮化帶來更大挑戰。應對工業化和全球化的雙重挑戰,將為我們未來的城鎮化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和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涵養城市文化?在傳統中國,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導,在當代市場經濟社會,市場力量業已無處不在,而在未來,社會力量的生長將對城市文化產生日益明顯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討論城市文化問題時,政府的規劃與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能力也十分重要。但僅有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多元主體的自發參與,否則城市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構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樣,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終形成,必然有一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結合及互動的過程,靠簡單的行政命令無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場的無形之手也無法建構健康的城市文化。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建設,從汶川地震到蘆山地震,社會力量在介入重大災害事件進而塑造公民精神的過程中正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多元主體的參與及其與政府和市場關係的協調,是城市文化塑造過程中的一個新命題。
所謂城市文化,說到底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它可以體現為美輪美奐的城市建築,也可以體現為傳統遺存的保護和文化產業的生長,但歸根結底,它體現的應是一個城市的價值和精神。如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關係才可和諧,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經濟發展才可能藉此獲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來源:人民網;作者楊平為《文化縱橫》雜誌社社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