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文化遺產面前,權力必須保持謙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4 09:41:43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如果問能讓中國人一直引以為豪的是什麼,相信“燦爛的歷史文化與遺產”是呼聲最高的選項之一。誰說不是?在中國的國情裡,“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在打造國人自信心方面的豐功偉績,恐怕沒有其他選項能出其右。而古老文化的傳承與生命,又往往通過數不清的“歷史不動產”來體

  現,古老的建築、年代久遠的寺院、極富特色的民居、內涵豐富的牌樓……它們像“活化石”一樣,在斑駁的墻面、古樸的瓦當上埋下厚重的文化符號,讓無數活在當下的人只是輕輕地一瞥,就能感受到歷史深處無盡的文化氣息和印記撲面而來,攝人心魄。正是這樣的一種文化國情,使得過去一段時間發生的一些“歷史不動產”風波,瞬間像飓風般席捲輿論,觸動太多人內心深處的文化情結。

  這樣的“歷史不動產”風波包括西安“興教寺拆遷爭議”、湖南“鳳凰古城收費衝突”。其實這樣的風波一直以來不絕於耳,據2011年底國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結果顯示,全國登記的77萬件不可移動文物當中,約有4.4萬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而那些在城市化建設旗號下被“維修性拆除”、“商業化開發”、“保護性破壞”的荒誕與鬧劇,更是在天南海北持續不斷地上演。

  在新一屆領導層主政元年,關於政府與市場邊界、政府職能轉變的改革,正成為新政的重點所在;同時,在文化日益多元、媒體空前發展、權利不斷覺醒的背景下,民間對文化的呼喚、對信仰的渴望、對精神的思考,也呈現出波濤滾滾之勢。所以,對當下中國文化領域的“歷史不動產”問題,亟須進行一場思想爭鳴和思想解放,藉此來重新審視和理清文化與權力、文化與市場、文化與人心、文化與社會和諧繁榮的關係,從而在糾偏與修正中讓那些寶貴的文化遺產發揚光大、造福當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