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把握中國市場對好萊塢大公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這些公司都在依靠中國票房收入的快速增長來支撐相對止步不前的本土票房。”這句《紐約時報》發表的評論一語點出了近年好萊塢出現“中國特供版”、中國元素亂植入等怪現狀的原因:在中國,有錢賺。
在2002年,中國大陸一共只有1845塊屏幕,而截止去年年底,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13118塊,並且還在以每天新增十塊的速度迅猛發展。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而且據美國電影協會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票房第一大國。這不能不讓好萊塢以至其他國家的電影公司眼紅。事實上,好萊塢已經在中國市場嘗到了香餑餑。去年二月,習近平訪美後同意將每年進口美國電影的數量由20部增加到34部,且美國片方得到的票房分成從原來的13%一舉漲到25%,這對好萊塢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去年中國為美國大片貢獻了27億美元的票房收入,相當可觀,比2011年增長了36%。在巨大的商機面前,好萊塢願意使出渾身解數來挖掘更多財富。正如英國《獨立報》一篇文章所說,近年來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好萊塢電影導演們不但删除了對中國不敬的內容,還加入了奉承的內容。當然,如果這種奉承太過明顯的話,那就得再剪一個“國際版”來平衡國際市場,這就是好萊塢打的兩頭討彩的如意算盤。不論中國元素是不是東拼西凑,中國演員是不是跑個龍套,只要有了宣傳的噱頭,就可以吸引更多中國觀眾。
其實,除了吸引中國觀眾以外,好萊塢大片頻頻湧現“中國特供版”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能以“中美合拍片”的身份進入中國。首先,國外片方通過“中美合拍片”可以賺取更多票房收益,分賬額高達43%,遠超作為進口片可以獲得的25%。如果《鋼鐵俠3》當初申請“中美合拍片”成功,片方看到現在的票房估計該笑彎腰了。另外,儘管中國一年34部的引進數量已經比從前增長了70%,對於每年生產數百部影片的好萊塢來說還是不夠,而“中美合拍片”卻可以不受這個數量限制,順利打入中國市場。根據《福布斯》相關報道,一部電影要夠上“中美合拍片”的標準,除了要有中方在投資或製作方面的合作,只需要在情節中有“中國元素”,並且部分鏡頭是在中國攝制。這對許多片商來說,顯然比擠破頭硬拼那34個名額簡單多了,於是便造就了近期“中國元素片”的扎堆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