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樓市持續低迷 |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49歲的景言至(音)是一家裝修公司的老板。2013年時他認准地產市場前景不錯,於是掏了30.5萬元人民幣在河北省遷安市城中心位置買了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想著將來能給自己26歲的兒子當婚房。
西班牙《國家報》3月1日載文《中國三四綫城市樓市難去庫存 民衆買房熱情不大》,文章說,距離北京大概200公裡的遷安市,是景言至從小長大的城市,人口大約75萬人。大約10年前,隨著鋼鐵和其他原材料生產的爆發式增長,以鋼鐵鑄造為主要產業的遷安市開始了經濟騰飛。住房建設如火如荼,伴隨著價格的飛漲,買房在當時被看做是一項穩賺不賠的投資。
“現在我只想他們能把錢還給我。”景先生說。他投資的那個樓盤是個期房,2014年時停工了,當時正值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從那時開始,開發商所說的一切在上百個受到影響的家庭聽起來不過都是討好和托詞。公寓樓將會在幾個月內完工,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盡管為宣傳城鎮化項目而打出的口號“回家的安寧”還依稀可見,但象征著城鎮化的那些大樓卻仍舊是光禿禿的鋼筋水泥。
當地政府開通了專門處理百姓投訴的熱綫電話,卻根本沒用。負責房地產投訴的那個部門始終無人接聽。景先生說,“我認為他們不會永遠放在那裡不完工,但是如果他們能把錢還給我,我還可以去買已經建成的樓房,面積還可能更大。這兩年房價已經跌了很多”。
在街對面一個相對平常一些的小區,退休人員、65歲的王寶來(音)也有很多怨氣。那些現在已經停工的樓盤建設工地原本是他的家和菜地。開發商用現在他住的這套質量不好的房子作為賠償拿了他家的地,價格十分便宜,而且王寶來認為根本“不够”賠償。
這是房地產行業大爆發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那時候對地產企業來說只要你有關系任何投資都是值得的。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促進了人們對現代住房的大量需求。地方政府在賣地中找到了財源。面對尚未十分發達的金融體系,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選擇的中國數千萬儲戶決定傾其所有買房,有的人甚至會買兩到三套作為投資。大量空城湧現,有的甚至沒有人居住,成了“鬼城”。
中國政府鼓勵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這一政策催生了大批新的建築項目。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年前中國的城鎮人口占人口總量30%,如今已達到56.1%。近20年來已經有將近3億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政府預計,到2020年還將有1億人落戶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