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學者丁中江在《北洋軍閥史話》第三章“朝鮮練兵”中寫道:
光緒十年(1884年)十月十五日洪英植、樸泳孝等發動政變,擬先將清軍高級將領一網打盡,借朝鮮郵政總局落成典禮,假郵政局設筵宴請袁吳張三將,打算即席撲殺。吳張洞悉其情不欲前往,袁則裹甲懷械先一小時赴席。稍進酒饌即告辭,牽樸泳孝手至門前,從容返營,使這一個暗殺行動胎死腹中。
這段文字講述了甲申事變中袁世凱的一段小插曲,堪稱近代版的“單刀赴會”。憑借這部影響力極大的作品,袁世凱一下子被塑造成一位忠肝義膽、大智大勇的英雄——他懷甲裹械,憑借一人之力挫敗了開化黨的圖謀,為隨後平定甲申政變奠定了基礎。
筆者曾略作爬梳,除文人筆記及報刊上的記載,在《北洋軍閥史話》一書之前,無名氏的《袁世凱軼事》及日本學者內藤順太郎的《袁世凱正傳》,都有關於袁世凱單刀赴會的記載,內容如出一轍。可見,袁世凱這段傳奇在民國的學者圈乃至坊間早已廣泛流傳。
那麼,這段傳奇到底出自哪裡呢?答案是《容庵弟子記》。“容庵”是袁世凱的別號,《容庵弟子記》是沈祖憲、吳闓生記錄袁世凱言行的一本書,其性質類似自傳。這是研究袁世凱早期經歷最為重要的一本史料性著作。
書中關於這段傳奇是這樣記載的:
十五日韓臣開化黨洪英植、樸泳孝、金玉均、樸泳教、徐光範、徐載弼等十數人,請公(即袁世凱)及吳兆有、總兵張光前晚宴,設席於日本使館對門郵政局內,謀先除中國三兵官,再分兵攻華營。吳張疑有變,均辭不赴。公曰:‘我輩全辭,適足(以)示弱。’乃先一時懷甲裹械,輕騎往。主人半至,公即索酒肴。先食謂樸泳孝等曰今晚有要,公不能待。主人畢,集攜樸泳孝手至馬前,乘騎即回。黨眾相顧失色,謀不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