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朱向前被《一座營盤》震撼了,“這是軍隊反腐題材文學的開山之作。其中涉及的人物之重、級別之高、問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他看來,《一座營盤》是突破軍隊反腐領域雷區的一部力作。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反腐題材創作曾一度興盛,但前幾年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近期,隨著《一座營盤》《曲終人在》等新書的出版,反腐題材再度進入讀者視野。這背後有突破,也有困惑與無奈。
“大老虎”落馬帶來寫作勇氣
在《中國作家》雜誌的歷史上,長篇小說《一座營盤》的問世是個例外。
去年7月,《中國作家》文學版編輯佟鑫聽說作家陶純正在創作一部軍隊反腐題材小說,就密切關注起小說的進展。她說,這部小說如果不馬上抓到手裡,擔心很快會被“搶”走。好在今年1月,佟鑫終於等來了小說的完稿,雜誌社為此還破了老規矩,“我們的出版周期一般很長,來稿至少要等兩三個月才能採用,《一座營盤》不到20天就登出來了。”佟鑫介紹說,這部30萬字的小說分兩期刊登在《中國作家》2015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上。
“《一座營盤》如果不是在現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肯定發表不出來。”總裝備部創作室作家陶純心裡很清楚,十八大之前,軍中腐敗是公認的雷區,肯定是不敢這樣寫的。促使他下決心寫《一座營盤》,有一個重要的契機——十八大以後,風向變了,一個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反腐,“在我黨歷史上,像這麼大規模的、堅決的反腐,從未有過。所以這本書與黨中央大力反腐、軍中‘大老虎’紛紛落馬有直接關係。”
“說實話,我早就想以改革開放之後的軍營為藍本寫一部長篇小說,但寫三十多年軍隊的變革,如果不涉及軍中腐敗,如果有意忽略這個重大問題,我認為那是一個軍隊作家的失職。”陶純說,他其實一直在等待,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把它寫出來,“終於我等來了,我是幸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