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提供所謂的留學金融服務,吸引了客戶,達成了攬儲的目標,而客戶為子女增加了一塊海外名校的敲門磚,看似雙贏的合作背後,拼爹的現實再一次灼傷了同樣在銀行和海外名校門外等待機會的莘莘學子的心。
“現在銀行實習的機會太少了,我的學姐告訴我,這兩年能進金融機構實習的同學就不多,其中銀行更為難得”,對外經貿大學一位研一在讀的研究生對記者表示,“如果多數銀行通常只為私人銀行客戶或高端客戶子女提供實習機會,那我們普通家庭的孩子豈不是又直接輸在起跑線上了”。
有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2018年的五年時間裡,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將保持在年均700萬人左右的高位,再考慮到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史上最難就業季恐怕還將持續一定的時間。
對於很多的寒門學子來說,相關銀行實習的經歷和證明可能也是可以改變其命運的重要一環,但是他們的努力卻不一定拼得過一張小小的VIP卡。
“如果銀行招聘實習生是公開進行的,那麼銀行就有義務保證招聘的公正性,避免‘蘿蔔式招聘’”,法律界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因為銀行的招聘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要約,他必須對要約具體條款的真實性負責,量身定制的招聘顯然是對於其他求職者的欺騙”。但是,該人士也強調,“銀行的實習生招聘並沒有規範的流程,在實踐中很難發現是否屬於‘蘿蔔式招聘’,甚至很多的招聘是不公開的,計劃申報實習生的同學們應該注意保留銀行的招聘公告、面試和筆試成績單等相關證據,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