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20日下午,2014南國書香節系列活動之南方國際文學周迎來著名作家麥家,荷蘭著名翻譯家、漢學家林恪和《中國新聞周刊》執行主編蔡崇達,騰訊文化頻道主編楊菁的對話,四位嘉賓齊聚一堂,針對“中國文學在海外的傳播”這一話題展開了對話。作為目前國際上炙手可熱的中國作家麥家,自嘲自己的成功是運氣的眷顧,他認為中國文學在西方世界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壯觀。“我的作品成功走出去得益於莫言在世界上的走紅,是中國文學被世界開始關注之後的餘波效應。”
問題
外國人閱讀中國小說有障礙
今年,麥家的小說《解密》在海外出盡風頭,除了成為英國出版巨頭企鵝蘭登書屋“企鵝經典文庫”中的首部中國當代小說,還首次入圍西班牙語國家第一大出版集團行星出版集團的“命運”書庫。
對於這樣的榮譽,麥家非常冷靜,他認為在西方國家,中國文學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壯觀。“我在文學圈這30多年,看到我們文學的興盛繁榮,但是還沒有波及到世界。海外確實不太了解我們,他們真正了解中國文學是從莫言開始,2012年莫言得諾獎,算是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一次難得的曝光,可以說丟了一顆原子彈,我作品成功走出去得益於莫言在世界上的走紅,是中國文學被世界開始關注之後的餘波效應。”
荷語翻譯家林恪在講座中透露,荷蘭也是熱愛讀書的國家,它雖然是個小國,但是對外來文學,尤其是美國文學特別感興趣。“這幾十年來,有一個新的現象,在荷蘭到任何一個書店,70%都是美國引進來的書,包括歐洲其他的國家也一樣。”林恪也曾做了一個小型的調查,資料來源於英美報刊中專門針對中國小說的評論性文章。“很多讀者,其中包括那些文學評論家一看中國小說,就會覺得翻了五六十頁以後,誰是主人公都還沒搞清楚。對西方人來說,有時候中國小說不是講一個故事,是講很多故事,對他們來說可能是跑題了,不斷地換人物,的確是異於西方人閱讀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