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輸要解決起始和末端的轉運中心對快遞的不便,特別是短撥(從分撥中心到火車站、從火車站再到分撥中心)最耗費成本。”賴建法表示。他認為,目前部分快遞班列的時效仍然不及自營車輛,而且路上多了幾趟轉運環節,不僅運輸、人力成本增大,安全風險也可能隨之增大。此外,鐵路的具體發車時刻表是否能貼近快遞的轉運時間,也需要很多磨合。
不過,賴建法表示,1500公里以上的線路,鐵路運輸確實有較為明顯的優勢,中通未來也願意積極接觸。
申通快遞相關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快遞班列的轉運模式和航空差不多,都是要增加兩次裝卸,但整體成本依然比航空低。該人士強調,申通看重的是整體效益。
記者採訪的其他快遞市場人士則認為,1000公里以內基本不會考慮鐵路運輸,同時希望“鐵老大”未來釋放更多“黃金線路”,比如上海至東北、上海至西北、西南等地,對長線的需求是巨大的。
在第三方業內人士看來,快遞公司對線路的需求總體要看中鐵總的資源匹配,從中鐵總近期接連試水高鐵快遞、零擔專列、開放動車組冠名權等一系列市場化舉措來看,只要將來有相關運力釋放,開放應該沒什麼問題。
就在7月29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中鐵總副總經理胡亞東、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舉行了一次會談,在業內看來,這是近年鐵路貨運向快遞開放的一個積極信號。
據業內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節車廂的荷載量通常為22~23噸,一個班列正常會有15~19節車廂。按照快遞公司提供的鐵路最低運輸成本0.3元/公斤,正常一節車廂22噸荷載量計算,中鐵總一節車廂的收益在6600元左右,開行15節車廂班列的單趟收入就在10萬元左右。
相關閱讀:
《搶占先機》:順豐搶占鐵路先機:中鐵總獨家解密電商快遞班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