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日前,一則關於多名律師針對市場上轉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向全國多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商家“欺詐”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此事“牽頭人”——雲南同潤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許思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活動響應者共87個人,其中有71名律師,部分律師已在全國各地提起民事訴訟,目前已有9件立案,。
“非轉基因”高調“轉基因”羞答答
“現在很多食用油都用大字號或超大字號標識原料為非轉基因,一些使用轉基因原料的食用油,轉基因幾個字卻是小小的、密密麻麻的和配料、生產日期等信息排列在一起,不留意的話,消費者很容易忽略。”這就是許思龍最初發起倡議和訴訟的原因。
據新華網消息,正如許思龍所言,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食品企業在宣傳食用油產品原料為“非轉基因”時相對高調,多個品牌的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都在標簽中部位置用大字號標示“非轉基因”。相比之下,原料中含轉基因成分的產品在字體上就顯得有些“羞答答”了,只在配料表中用小字注明了“轉基因大豆”,不注意看的話很容易忽略或誤認。
對此,中國社科院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侯為民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其實是一種以利益為轉移的現象,有部分消費者是拒絕購買轉基因食用油的,特別是在大城市的消費者,由於消費群體存在差異,為了最大化利益,必然會有打擦邊球的現象。
侯為民同時說,市場上一般含轉基因原料的食用油產品價格會比不含轉基因原料的食用油低,也不排除一些商家有僥幸心理,希望消費者在購買時忽略不明顯的轉基因字體,憑借更為便宜的價格贏得市場。
食用油企業回應:符合國標
實際上,包括農業部、質檢總局等多個部委都曾針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問題發布過相關規定,要求產品包裝上要有明顯醒目的轉基因標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