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近日,一條配圖帖子在微博上廣受轉發,該微博稱:湖南株洲一新建希望小學被強拆,竣工僅一年,村民阻止拆遷被打傷。
《法制日報》報道,裸露的鋼筋張牙舞爪,從碎裂的水泥塊裡恣意地伸展出來,才一個月,銹跡就爬上了表面。破碎的紅磚墻層層叠叠,堆成了小山。造型精美的門框、柱子倒在操場的四周,外表的塗料依然顔色鮮艶。
這是一個嶄新的廢墟。在被拆除以前,它是一所嶄新的希望小學,完全竣工僅一年。
在海拔1350米的湖南省炎陵縣大院農場,一所新學校的建成,被幾代人盼望了近20年。遺憾的是,僅在竣工不到半年後,一個計劃投資過百億元的項目被引入炎陵,希望小學所在地塊被劃入首批徵地範圍。
一邊是當地政府全力推進的“一號工程”,一邊是當地百姓“像佛一樣供著”的新學校。這場“拆校”與“護校”之爭,牽動了炎陵縣幾乎所有部門。
最終的結局幾乎雙輸,項目並沒有在預定日期順利奠基,孩子們則被遷入了一個過渡性的板房學校。
盼來的希望小學
63歲的葉平生從教34年,如今已經退休,他的大部分執教生涯在炎陵縣大院小學度過。
1974年年中,大院小學剛剛從街上搬到了半山坡的一個泥土房裡。葉平生從那一年開始在大院小學任教。1994年,大院農場又在原教學樓對面,用水泥磚蓋起了一棟二層小樓。
戴萬國在2001年來到大院,接替葉平生成為了這所學校的校長,也是唯一的老師。
對這個在株洲市富有盛名的老教師而言,大院小學給他的挑戰,遠不在教學上。
“那個地方(原教學樓)不具備辦學條件,在一個山坡上,房子是泥壘的,操場也是土的,地方偏僻,特別不安全。”戴萬國回憶,那時候只要一下雨,教育局就要打電話來督促注意學生安全,而他每到周末都要給學校做點修修補補的活。
又過幾年,一場大雨後,他發現對面那棟作為宿舍使用的水泥磚房也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房基下方的護坡出現了垮塌的痕跡。事後,兩棟教學樓均被鑒定為危房。
但除了隔幾年由大院農場出資進行一些修復外,戴萬國別無選擇。一直到2008年,新上任的炎陵縣教育局局長陳黎明到大院小學檢查,在了解情況後,表示會盡力爭取為大院新修一所小學。
戴萬國回憶,不久後,長沙PA20義工隊提出願意出資50萬元援建大院希望小學。他們在長沙辦了一場義賣活動,戴萬國帶著7名學生前往現場募款。
據株洲市政府門戶網站消息,炎陵縣大院希望小學教學樓、師生食堂主體工程在2010年建成。2011年,株洲市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局及市政管理處捐資8萬元完善了該校的升旗台、浴室,文體和教學等設施,當年9月該校即投入使用。
2012年,大院農場又投入16萬餘元進一步完善小學籃球場、圍墻、校門等硬件設施。當年8月13日,大院希望小學附屬工程建設全面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
炎陵縣教育局一名官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慈善捐款只是小頭,教育局出了大頭。據此計算,大院希望小學建設費用應過百萬元。
|